去年增发的1万亿国债是专门用于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等地区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减灾救灾能力的建设,相关的资金已经在今年2月前全部下达到各个地方。加快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 扩大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消费和文旅等服务消费。
去年增发的1万亿国债是专门用于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等地区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减灾救灾能力的建设,相关的资金已经在今年2月前全部下达到各个地方。加快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 扩大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消费和文旅等服务消费。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切实提高制造业发展质效。加快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消费和文旅等服务消费,加大力度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等新增长点。
钢价在“一连串儿”的利好政策助推下,大概率会继续上涨,赶上大宗商品的涨幅,进而推动整个钢价估值抬升,送到“家门口”的利润,香不香?研究一下其中的门道。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浪潮中,钢材,正以一种令人瞩目的姿态,站在了市场的聚光灯下。钢材价格上涨,不是简单的数字跳动,而是一场涉及全球供应链、国家政策、城市建设、制造革新与普通百姓生活的多维度交响曲。让我们一同揭开这场“钢”之舞的秘密,感受那跃动的音符背后的走势。
在钢材的上游,铁矿石和焦炭两位“主演”开始他们的精彩表演。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矿山,因天气和疫情的影响,仿佛按下了暂停键,铁矿石供应的紧缩如同指挥家轻轻挥动的指挥棒,引领价格一路高歌猛进。与此同时,焦炭的生产受限于环保政策和煤炭价格的飙升,如同低音提琴的深沉,为这场涨价风暴添上了几分凝重。
宏观政策就像乐团“指挥棒”。国内外宏观政策的变动,如同乐团的总指挥,对这场钢材涨价交响曲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国内,“碳中和”与“碳达峰”的绿色指挥棒下,钢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产能限制、技术升级成为主旋律。而国外,多国政府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如同激昂的鼓点,进一步推动了钢材需求的上升曲线。
地产、基建和制造业三大终端需求,各自演绎着独特的旋律。房地产,虽然面临调控,但在城市更新、保障房建设的推动下,仍保持稳健的需求步伐;基础设施建设,如同一首雄壮的进行曲,伴随“新基建”的号角,对高品质钢材的需求节节攀升;制造业,尤其是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领域,对特种钢材的渴望,犹如小提琴的高亢,展现出转型升级的迫切与希望。
市场的反馈,是这场交响曲中最复杂多变的部分。钢铁企业,站在了舞台中央,享受着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盛宴,但同时也背负着产业升级的压力。而对下游用户,如建筑商、汽车制造商来说,钢材成本的增加如同沉重的低音,让他们在成本控制与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最终,消费者也不得不面对产品价格上涨的现实,这场涨价风暴的涟漪,触及了每一个人的生活。
那为何大宗商品价格要上涨呢?一,美元通胀。美国在11加息之后,通胀速度依然高居不下,全球商品的贸易要么通过美国供应链,要么直接用美元结算,都和美国有关。二,国际局势紧张复杂。战争带动黄金和原油,包括粮食等价格飞涨。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比如关税、物流等增加(欧线都涨飞了)成都会变成商品的价格反应出来。三、国内在通缩,想通过降息降准、发债等带动消费。我们也一直刺激消费,但美国不降息,我们也被动,要不然商品价格更高。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内,在供给增加有限、需求维持韧性,以及宏观利好政策的加持之下,钢材价格有望维持当前震荡偏强的运行格局。但是,基于利润修复带来的供应增加的弹性,又反过来会对价格形成压制,另外地产利好政策在盘面阶段性的消化之后,除非有增量消息再次提振,否则盘面动能或将在交易一段时间之后有所减弱,而新的增量消息时间节点预期在7月份政治局会议期间,因此对于行情上方空间的高度暂时较为谨慎。
文章来源: 中钢网资讯研究院 中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