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粗钢产量9284万吨,同比增长4.6%;生铁产量7529万吨,同比增长3.1%;钢材产量13442万吨,同比增长8.3%。1-3月,中国粗钢产量25933万吨,同比增长0.6%;生铁产量21628万吨,同比增长0.8%;钢材产量35874万吨同比增长6.1%。
从数据来看,1季度我国钢铁供给整体维持增量态势,尤其是3月份,粗钢、生铁、钢材分别较往年同期增加了4.6%、3.1%、8.3%,而五大材库存,却较往年同期明显下滑,尤其是建材端,虽说出口也表现亮眼,但更反映出,1季度我国用钢需求维持良好态势。展望二季度,我国钢材产业还将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关税扰动下,“抢出口”效应带来的用钢需求的增量将明显减量,另一方面,在用钢需求增量受限下,高铁水对终端需求也形成了较大考验,在此情况之下,接下来钢材产量存在回落可能。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比前值大幅回升1.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
从数据来看,1季度我国经济展现出明显的向好态势,其中,GDP增速来到5.4%,延续了去年4季度“赶工潮”下的增势,分项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零数据均大幅回升,体现出了明显宏观经济复苏信号。然而,虽然国内经济1季度迎来开门红,但二季度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考验,因此,市场预计,二季度国内宏观将进入政策集中发力期,而下一个政策窗口期,将是4月下旬的ZZJ会议。总的来看,二季度政策宽松的主基调不会发生改变,市场认为,接下来政策将更侧重于扩内需、纾困出口以及提升经济增速等方面,因此整个二季度国内经济有望保持较好活力。
据中钢网APP数据显示:
建材24个市场中,9个市场跌10-30元/吨,螺纹钢20mmHRB400E平均价格3246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下调4元/吨。
热卷24个市场中,13个市场跌10-20元/吨,4.75热轧板卷平均价格3323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下调8元/吨。
中厚板23个市场中,1个市场涨10元/吨,4个市场跌10-20元/吨,14—20mm普中板平均价格3553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下调2元/吨。
16日黑色系螺纹钢主力跌33,收报3093,跌幅1.06%;热卷主力跌34,收报3205,跌幅1.05%;焦煤主力跌25,收报966,涨幅2.52%;焦炭主力涨4,收报1558.5,涨幅0.26%;铁矿石主力跌1,收报708,跌幅0.14%。
综合来看,1季度宏观、产业以及金融数据均维持良好态势,但数据向好下,钢市却进一步走弱,主因还是市场对利好政策的出台存有延后预期,因此,现阶段钢市定价权又向产业端转移,从现实来看,铁矿与焦炭相对偏强,成本支撑尚可,不过,钢材需求低迷,市场情绪不佳,产业端缺乏新的驱动因素,尤其是需求上涨空间受限,短期钢价仍以偏弱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