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9月钢市开局便呈现“政策热、需求冷”的分裂格局。螺纹钢主力合约在8月经历下跌后,9月初受唐山限产消息刺激反弹,但现货成交却未同步放大,日均成交量依旧显弱。
9月钢市开局便呈现“政策热、需求冷”的分裂格局。螺纹钢主力合约在8月经历下跌后,9月初受唐山限产消息刺激反弹,但现货成交却未同步放大,日均成交量依旧显弱。这种矛盾背后,是基建投资1-7月同比增长与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持续低迷的碰撞,是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出口价格战的双重拉扯。当“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遇上库存连续回升的现实压力,钢市正站在政策驱动与需求验证的十字路口。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形成关键支撑。1-7月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7.3%,专项债发行额达27775.89 亿元创历史新高,水利、交通等重点领域项目密集开工。但7月单月基建投资同比下滑1.9%,显示高温洪涝等天气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干扰。制造业呈现结构分化,8月PMI微升至49.4%,高技术制造业PMI达51.9%,汽车、机械等行业保持韧性,但消费品制造业仍处收缩区间,这种分化导致热卷与螺纹钢需求出现明显差异。
海外市场面临“降息利好与需求疲软”的悖论。美联储9月将降息25基点,美元指数承压为大宗商品提供货币支撑,但全球制造业景气度不足制约外需。我国钢材出口呈现“量增价跌”态势,7月出口983.6万吨同比增长25.6%,但出口均价同比下降10.3%,价格竞争加剧导致出口利润持续收窄。这种“以价换量”的模式难以为继,8月出口已显承压迹象。
供给端呈现“限产预期与实际高开工”的矛盾。8月全国高炉开工率回升至83.54%,但唐山因环保限产政策,9月初高炉停限产力度加大,预计影响铁水产量下降。这种供应收缩预期与钢厂盈利改善形成博弈,钢厂生产积极性仍较高,导致螺纹钢库存连续三周累库,不过总库存较去年同期仍低,处于历史低位的库存为钢价提供缓冲。成本端正在经历重构过程。双焦价格6月以来止跌反弹,铁矿石上半年均价同比下降14.4%,原料成本下移使钢企利润空间得以修复,但也削弱了钢价的成本支撑力度。这种成本与利润的再平衡,成为影响钢厂生产决策的关键变量。
期货市场呈现“预期驱动”特征。螺纹钢主力合约8月在 3080-3280元区间震荡,期现基差为正,显示现货一定的抗跌性。持仓数据显示多空分歧加大,主力合约净空单较月初增加12%,反映市场对旺季需求的谨慎态度。随着9月限产落地与基建开工回升,基差有望修复。
综合看,9月钢市将处于“政策托底、需求验证、库存去化”的三角平衡中。短期需关注两大信号:一是基建项目实际开工进度能否持续消化库存,二是美联储降息落地时点对美元及大宗商品的影响。
操作层面,贸易商可把握库存周期节奏,投资者可采用区间操作策略,钢厂应维持当前低开工策略,优先保障订单利润,密切关注出口政策变化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关注9月中下旬随着需求验证与库存拐点出现,市场或有望走出新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