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过后,钢价一地泡沫,十月份钢价预测……
来源:中钢网 | 作者:中钢网 | 发布时间: 2025-09-24 | 22 次浏览 | 分享到:

市场供需的微妙平衡中,10月钢价正走在涨跌之间的钢丝上。


“金九银十”作为钢材市场的传统旺季,往往承载着从业者最多的期待。然而,2025年的10月钢价可能难以呈现单边上扬的走势。随着7月以来钢价从近7年低点反弹后,市场正在寻找新的平衡点。


分析师预测,10月钢材价格更可能呈现震荡趋弱态势。不过,受成本支撑和政策托底影响,下跌空间有限。这一判断主要源于供需基本面的微妙变化:季节性需求改善与供应端压力的博弈正在加剧。


市场走势回顾:从七年低点反弹


2025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钢材市场整体有所改观。在政策支持和需求端微弱复苏的双重支撑下,钢材市场价格逐渐脱离近7年的低点。


6月钢价以震荡为主,下方支撑增强,但市场对后市预期依然偏弱。进入7月,价格开启一波反弹行情,这主要得益于反内卷等相关政策预期持续升温,钢铁全产业链信心有所恢复,囤货意愿增强。


8月市场出现回调整整,政策炒作暂告段落,下游刚需整体不足的矛盾再次显现。这种先扬后抑的走势为9-10月的传统旺季行情埋下了不确定的种子。


历史数据同样不支持“金九银十”必然上涨的经验判断。统计显示,自2013年以来,9月、10月钢材价格上涨的年份为5年,下跌的年份却达到8年。季节性规律在钢材市场并不十分明显。


需求端分析:季节性回暖与结构性不足


从终端需求来看,8月下半月下游订单已出现一定程度好转。这种回暖趋势有望在9月延续,但进入10月后,需求可能再度显露疲态。


建筑业用钢需求呈现分化态势。一方面,专项债加速发行释放基建需求——截至9月末专项债发行规模达3.13万亿元,释放空间超过7000亿元。


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仍将压制建筑钢材需求,尽管近期房贷政策有所放松。


重大工程项目为钢材市场带来亮点。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工程(投资约1.2万亿元)和新藏铁路(投资约4000亿元)两大边疆工程全面启动后,将带来千万吨级别的钢材需求。


制造业需求则表现出一定韧性。汽车、家电等行业产销数据保持平稳增长,为板材类钢材提供支撑。出口方面表现尤为亮眼,1-6月螺线出口量同比增幅高达42%-90%。


供应端状况:产量控制与检修增多


供应端呈现收紧迹象。数据显示,8月第二周主要钢材品种产量为1268.33万吨,较7月下降13.40万吨。钢厂生产正面临不温不火的局面。


原料涨价挤压了成品材的利润空间,钢厂阶段性检修有所增多。从情绪面反馈来看,钢厂对9月份整体信心偏弱,排产计划有所收敛。


政策面对供应端也产生重要影响。中国钢铁行业“反内卷”政策已初现成效,通过去除落后产能、推动超低排放改造,限制钢厂无序竞争。产能收敛使钢厂之间的价格战趋缓,为钢价提供一定支撑。


行业整合步伐加快。《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等政策正推动行业联合重组,减少非市场障碍,优化供需结构。这些措施有望促使钢铁行业供需关系实现更高质量的平衡。


成本支撑因素:原料价格波动与全球环境影响


成本面对钢价的支撑作用依然存在。近期铁矿石价格出现回升,焦炭价格也保持坚挺,导致普碳方坯成本环比上涨2.9%。


铁矿石市场供需格局可能发生转变。2024-2026年是全球铁矿石开采量上升周期,预计2025年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供应将分别增加3565万吨和1200万吨。这将使铁矿石供需格局转向更为宽松的状态。


全球货币政策环境对钢材成本产生重要影响。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主要央行相继降息,带动全球进入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中长期支撑。


美元汇率波动同样不容忽视。美元贬值会强化铁矿石等进口原料的成本传导效应,间接推升国内钢价。这种输入性成本压力可能成为影响10月钢价的一个重要变量。


十月钢价综合预测:震荡趋弱但空间有限


综合供需基本面、成本支撑和市场情绪等因素,预计10月钢材价格将呈现震荡趋弱走势。下跌空间有限是市场共识。


9月市场震荡偏强,因为需求阶段性发力,供应压力尚可,供需矛盾不太突出。而10月份,供应端预期发力,需求可能整体不足,供需矛盾或将导致钢价震荡趋弱。


不同品种钢材走势可能分化。建筑钢材受基建需求支撑可能相对抗跌,而板材类产品则更多取决于制造业景气度。区域差异也将显现,西部地区受重大工程项目拉动,价格可能表现强于东部地区。


预计10月钢价不会出现大幅下跌行情。下半年钢价整体震荡趋强的态势预期不改,加之成本支撑和政策托底,钢价下行空间有限。


随着供需博弈进入新阶段,10月钢市或将呈现“需求温和改善、供应理性控制、价格震荡运行”的格局。这一判断主要源于供需基本面的微妙变化:季节性需求改善与供应端压力的博弈正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