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信号!钢价要反转?四季度上涨的机会来了吗?
来源:中钢网 | 作者:中钢网 | 发布时间: 2025-10-17 | 58 次浏览 | 分享到:

10月过半,钢市的阴跌行情让不少从业者坐立难安 —— 现货价格小幅下行不停歇,成交数据时好时坏,库存消化压力仍在。但比起持续低迷的行情,更关键的问题是:这波阴跌到底什么时候见顶?后续是继续探底还是迎来反弹?

一、当下低迷:需求与供给双重挤压

当前钢市的核心矛盾的是 “需求弱而供给强” 的错配。终端采购意愿持续低迷。房企销售数据更能说明问题,17 家重点房企前 9 月销售额同比下降 14.6%,尽管 9 月环比略有回暖,但房地产用钢需求的复苏仍显乏力。

供需失衡直接导致钢厂陷入亏损困境。本周唐山主流样本钢厂钢坯含税成本达 3006 元 / 吨,而普方坯出厂价格仅 2920 元 / 吨,平均每吨亏损 86 元。

更严峻的是,PPI 已连续 36 个月同比下滑,9 月同比降幅仍达 2.3%,叠加 CPI 同比下降 0.3% 的通缩压力,市场信心被持续压制。再加上美方关税威胁带来的国际贸易不确定性,钢价反弹始终缺乏动力。

二、转机已现: 4 个积极信号

看似悲观的市场中,不少积极信号正在悄悄积聚,成为钢价止跌的 “支撑力”。

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宽松托底。央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 14.75 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 30.09 万亿元,同比多增 4.42 万亿元。

9 月 M1、M2 “剪刀差” 刷新年内低值,意味着企业资金活跃度提升,流动性环境持续改善。而沪指重返 3900 点、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的表现,更说明资本市场对经济预期的信心正在修复。

其次是需求结构的边际改善。虽然房地产用钢疲软,但制造业和新能源领域的需求亮点突出。前三季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4.7%,前 8 个月相关减税降费及退税达 12925 亿元,机械、汽车等行业用钢需求稳步释放。9 月重卡销量同比暴涨 83%,实现 “6 连增”,侧面印证物流运输领域的复苏,带动中重卡用钢需求提升。

供给端的收缩信号更值得关注。9 月已有 36 家建筑钢材企业进行检修,影响产量达 180.02 万吨;10 月检修潮继续蔓延,酒钢、稷山铭福等多家钢厂先后停产检修,合计影响日产量达 1.55 万吨。

10 月 15 日数据显示,全国主港铁矿石成交环比大减 33.1%。随着亏损持续,钢厂主动减产意愿增强,供给刚性的格局正在逐步打破。

此外,核心 CPI 的回升传递出消费复苏的积极信号。9 月核心 CPI 同比上涨 1.0%,为近 19 个月以来首次回到 1%,统计局明确表示部分行业价格已出现积极变化,这为钢市需求复苏提供了宏观基础。

三、预判:下跌不流畅,反弹可期

综合来看,钢市并未进入 “无底下跌” 通道,十月下半场将呈现 “下跌放缓、震荡企稳,适时反弹” 的态势。

从短期看,节后积累的库存仍需时间消化,叠加工程机械开工率同比下降 9.08% 的拖累,钢价难以立刻大幅反弹。但原料端的强势表现正在形成支撑,本周精煤日产、库存双双环比增长,焦煤焦炭价格偏强运行,与钢材走势形成分化,进一步压缩钢价下跌空间。

从中长期看,政策预期将成为关键推手。十五五开局之际,钢铁产业布局调整政策有望加码,推动产能有序转移和产业集中度提升,CR10 力争提升至 50% 左右。而六部门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三年倍增” 行动方案,到 2027 年底将满足 80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新能源基建用钢将持续增长。

更重要的是,当前市场已经充分反映悲观预期,随着钢厂检修带来的供给收缩、宏观流动性宽松的持续发力,以及政策利好的逐步落地,钢市的负反馈循环将被打破。10月下半场,钢价下跌节奏会明显放缓,在库存消化到合理水平后,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

对于钢铁从业者而言,无需过度恐慌,可重点关注库存消化进度和政策落地信号,逢低布局高需求品种。钢市的冬天即将过去,反弹的曙光已经在不远处,具体的入场时间及后市如何布局联系分析师获取。